义工篇 | 与家庭同行
今年初,杜雪慧 (Dorothee)加入「家.友同行」计划(FPP),担任言语治疗老师。她与丈夫Uwe 同时在长沙经营一家西式面包店,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聘用和训练听障人士就业。
早于1999 年,Dorothee 与丈夫Uwe曾短暂到访长沙,看看有什么机会帮助听障孩子。在长沙期间,他们第一次接触ICC。
「2002年,我们搬到长沙,于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教授言语治疗课程。那几年,我们认识 了部份ICC工作人员,也有几位ICC的孩子来上言语治疗课。
去年,我们突然收到通知,康复中心的孩子不再需要我们的额外支援,我们得寻找别的服务机会——不久,我们以言语治疗老师的身份加入 FPP。 」

疫情下加入FPP
「我在FPP 的起始工作正逢COVID-19 疫情,所有计划与预设的大相径庭!面授课程没了,取而代之,所有工作都在网上进行;这既是恩典,也有挑战。
丈夫经营一家聘请和培训聋人店员的面包店,他可以在店铺营业期间参与网上会谈。我们也很乐意以此形式与FPP 团队成员『同在』,我也有更多时间了解这些孩子和家庭面临的挑战。
有些孩子有言语迟缓,有的还不会说话,有的则在我们的帮助下寻找更佳的沟通方式。

课堂中,我们会进行各种训练,例 如听力、呼吸、发音训练,也会以 按摩方式加强嘴部附近的肌肉。
认识FPP 各家庭
「要数与FPP所服务家庭的深刻回忆,实在太多,不知从何说起。大多数探访过的家庭中,父母都因孩子的特殊需要而分开了;而我总被那些仍留在孩子身边、深深关爱着他们的家人而感动,尤其是担起积极角色照顾孩子的父亲们。
有一位父亲一天好几次把哭闹的女儿抱在怀中轻摇安抚,直到她重新露出笑容。又有一位父亲决定为女儿砌出两 把特制椅子,一把放在家里, 另一把供外出使用。还有一位父亲把几乎一整份薪水交给妻子,好让她跟三位孩子的其中两位能维持在长沙的生活,让孩子得到帮助。还有一位经营修理店小生意的父亲,在店里特制了一张『床椅』;这样,当他外出工作时,妻子跟儿子能帮忙看店。
不同家庭,有不同的故事和需要,但他们的共通点是: 都需要爱、接纳和鼓励。
衷心感谢你支持我们帮 助这些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家庭。 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