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Gotts(高永恩)於1993 年創辦了ICC。早在三年前,這位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通過香港青年使命團 (YWAM) 第一次到訪中國。
當時,David 探訪了南寧福利院(一所由政府營辦的福利院)。此行讓他深深體會到中國被遺棄的殘疾人士身處的困境。他花了兩年時間學習普通話,以便更有效地服侍這些孩子和青年。從那時起,他曾居住於台灣、香港、中國和加拿大。
David 為 ICC 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工作提供監督和領導。
David Gotts(高永恩)於1993 年創辦了ICC。早在三年前,這位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通過香港青年使命團 (YWAM) 第一次到訪中國。
當時,David 探訪了南寧福利院(一所由政府營辦的福利院)。此行讓他深深體會到中國被遺棄的殘疾人士身處的困境。他花了兩年時間學習普通話,以便更有效地服侍這些孩子和青年。從那時起,他曾居住於台灣、香港、中國和加拿大。
David 為 ICC 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工作提供監督和領導。
國際委員會就 ICC 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工作提供整體的指導和管治。
「ICC的孩子們相互之間表現出來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!儘管他們一無所有,但仍然能夠共享一切。我看到集體家庭的年輕人像一個新家庭一樣聚在一起,他們能夠彼此互相關心、互相幫助,同甘共苦,這實在讓人深受啟發。」
「看到實踐信仰的行動啟發了我。孩子和青年們啟發我鼓勵信心去服務,而這樣做讓我從中得着更多。這一種互動意味着多年以後,我仍然受到鼓舞,繼續帶着積極和感恩的態度參與服務。」
「我被自己在ICC見到的每一個孩子和青年人身上散發出來的喜樂和慷慨所感動。記得一次當一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女孩看到我進來時,她臉上掛着大大的笑容,張開雙臂要我給她一個擁抱。當我把她抱到懷裏時,我突然意識到我錯了! 她並不是要接受擁抱,而是希望給我一個擁抱。她的喜樂和充滿愛的慷慨將永遠留在我心裏。」
「看見ICC為其照顧的兒童和青年所帶來的希望和喜悅,我深受啟發。」
「我依然清晰記得第一次到訪ICC時的情景。那是在2011年,一個小女孩剛因失去了右臂而被拋棄,我抱着她,那個場景令我十分難忘。我記得工作人員對她的愛,和加入ICC 這個大家庭給她帶來的希望。我還記得六個月後返回衡陽時,我盼望再抱抱她,卻發現她已被一家人收養了……這是多麼讓人高興的事!就在那一刻,我意識到 ICC 工作的影響力,ICC 就是要改變『這一群最微小的人』的生命,給那些未能自助的人帶來愛、希望和機會。因着 ICC 的工作,一個小女孩的生活被永遠地改變了。」
「不論是他們所愛和所照顧的孩子和青年、他們所尊重和同工的福利機構官員,還是他們培訓和引導的護理人員,ICC都有能力做到一視同仁,尊重每一個人,這一點深深地激勵了我。我們所有人一定要攀登『尊重』這座高山,從被社會所不齒和視之為負擔的殘疾群體的這個『山腳』,通過學習關心他們的需要,盼望他們得到最大的幸福,並為着他們的成就感到驕傲,到達我們視每個人為獨一無二、具有上帝的形象這個『山頂』。」
「2012年,當我第一次探訪ICC其中一項兒童事工時,我親眼看見被遺棄的殘疾孩子的生命改變,並深受影響。多年來,我反復見證充滿愛的小組家庭模式,以及對每一位孩子的身體、精神及情感需要所作的回應,如何帶來難以置信的生命轉化。每次見證著孩子們因著照顧者和探訪者的愛,懂得彼此相愛,我的心都融化了。」
「看見ICC一班照顧者如何將愛與希望帶到寶貴的孩子的生命和心裏,實踐信仰的行動啟發了我。孩子和青年們啟發我懷着信心去服務。」
「打從第一次聽到關於ICC的事蹟開始,深深打動我的是孩子生活得到改善,不同領域、不同地方的志願者委身服待。我願意以謙卑、感恩的心,投入ICC團隊的服待當中。」
「除了ICC員工和一班照顧者對孩子們的愛、悉心的照顧和委身,孩子們的喜樂和一張張的笑臉都深深地觸動了我。」
「ICC顯明了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,值得被愛和關顧,這讓我深受啟發。我永遠不會忘記曾一起相處的那位聾啞、眼瞎的孩子。他是那麼樂觀,容易被微小事物感動——例如刷牙的感覺,也讓他輕聲笑起來。他以自己的方式,在與其他孩子一起生活的小組裏活出豐盛的生命。ICC的治療師和照顧者們會花時間了解每個孩子的需要,尋求有助他們發展的最佳方法。」
「透過將愛、希望和機會帶給每一位孩子,ICC為他們的生命帶來重要和美好的改變。見證着孩子們在ICC的照顧下所產生的轉變和散發出的生命力,實在令人讚歎。」
國際營運領導團隊為ICC各地的辦事處提供整體策略及支援,幫助 ICC 進行推廣教育及籌款工作。
Peter 帶着超過15年在中國非牟利機構工作的經驗加入ICC。此前,他曾擔任一所國際機構的中國區域總監,監督其營運長達10年。 他亦曾與從事菲律賓和非洲扶貧項目的團體合作。
smaller
中國營運領導團隊為ICC在中國的工作提供整體策略和管理。職責包括統籌國際義工、與當地政府官員和部門聯絡,
以及就ICC各個全人關顧中心的日常運作進行培訓和管理。
Kyla 自2001起居於中國並在ICC工作。剛到中國時,她花了兩年在長沙大學學習中文。 2006年,她帶領一個團隊建立了衡陽春天服務中心,管理六年後就將它交給當地的項目主任接管。 她自 2012 年起擔任ICC的中國事務總監,領導機構在中國的工作。
陳彩艷自1997年長沙項目開始至2007年一直在ICC工作,期間擔任過多個行政和管理職位。 她隨後因家庭理由離開 ICC,直至2016年重返中國辦事處出任發展總監。目前,彩艷負責管理ICC 湖南代表辦事處,為ICC各個項目提供支援。
ICC設於世界各地的辦事處致力為本會進行推廣教育及籌款工作。各辦事處除了方便各地的捐助者與本會聯繫,也為有興趣參加短期或長期義工服務的朋友提供一個主要聯絡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