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 | 心.深联系: 致敬ICC 照顾者们
在本期专题,我们希望分享几则ICC 当地工作人员的故事。为了照顾好ICC 的孩子,他们尽心奉献。当中,有许多工作人员已跟ICC 同行多年,一起为中国最脆弱的孩子带来爱、希望和机会。

陈叔叔
从工厂职工到照顾者
衡阳
陈叔叔是衡阳全人全人关顾中心里唯一的男性照顾者。
他的妻子曾照顾过几位来自政府福利院的孩子,有些孩子在去到各自的领养家庭之前,曾被寄养在陈家一年多。
2013年,女儿已完成学业,不再需要经济支援了;加上妻子 的支持,陈叔叔离开在工厂的岗位,来到ICC,成为一名照顾者。
不放弃的精神
陈叔叔在衡阳全人关顾中心照顾着8 位海豚之家的青年人。
他刚加入成为照顾者的时 候,海豚之家的男孩们都是十几岁的青年,其中不少有高度特殊 需要的男孩,需要全面的起居饮 食照顾。随着时间流逝,陈叔叔慢慢地深入了解每一位男孩。他察觉到这些孩子因从小被遗弃,所以需要非常多的爱和耐心陪伴 他们成长。于是,陈叔叔不断鼓励他们学习新事物,不要让身体残疾成为阻碍。

陈叔叔与ICC 青年人及一众工作人员;摄于衡阳全人关顾中心
共赏沿途风景
有一次,陈叔叔陪着其中一 位男孩飞飞到长沙的医院做检查。这是飞飞第一次离开全人关顾中心出远门。这位大男孩从未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,肯定觉得紧张不安。陈叔叔担起责任,在整趟旅 途中照顾飞飞,其实他自己也从 未去过长沙。这趟旅程成为陈叔 叔与飞飞特别的共同经历。陈叔 叔也笑言,这次与飞飞一起坐高 铁,沿途一起欣赏风景也蛮不错。他对生命的热爱、面对逆境时的 坦然和乐观,让他不知不觉成为 全人关顾中心里青年人们的榜样。

马竞治疗师
孩子的需要永远优先
长沙
马竞在ICC 长沙全人关顾中 心的中度至严重残障儿童养育康 复之家—恩泉园内担任治疗师 已经多年了。她很受孩子们喜欢, 大家都叫她「姐姐」。今年年初, 马竞发现自己怀孕了,她很高兴 自己将升级成为妈妈!
15 天轮班工作
五月,在疫情防控要求下, 治疗师和特殊教育老师们都要在长沙全人关顾中心进行15 天轮班工作,意味着这15 天内他们24 小时都要住在隔离区。马竞当时身怀六甲,因此上司曾把她从轮班名单中移除。不过,她是部门当中第一位主动请缨要进去隔离区继续工作的员工。
在恩泉园的15天轮班工作期 间,马竞负责进行治疗课程。她的工作日程非常紧凑,晚上则跟其他治疗师们一样,在孩子们白天用来上治疗课的木条床上睡觉。工作人员担心她工作太劳累,休息不足,但马竞从不抱怨。 「别担心,我能照顾好自己!」
她最快乐的事情是看到孩子们的进步:
「只要孩子们好,我累点没关系!」

我们很感恩有许多像马竞治 疗师一样,在这充满挑战的日子, 愿意不计牺牲、保障孩子们安全的工作人员们。
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:马竞 最近顺利生下一名可爱的女儿, 母女都平安健康!

照顾者李杏萍
与ICC 同行23 载
社区小组之家主任
长沙
「我来到ICC 工作已23 年, 是第一批来机构的工作人员。 走过不平凡的历程,回想过去的日子,我感叹孩子们的变化真的很大;但细想起来,孩子们的成长和ICC 团队的爱和教育,以及一众慷捐助者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。
记得多年以前,我第一次 到ICC「绿洲之家」,当时孩子们的生活与现在大相径庭。经过老师、照顾者们的精心引导,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、学习能力,加上持续的康复治疗等, 他们的生命改变了。现在,已经有几个ICC青年人走入社会就业,甚至有自己独立的居所;有的则在ICC 的职业培训项目受训。这都是我们以前不敢想像的。
我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已有20 多年,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他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 一样。今年2月份退休后,我选择继续和孩子们在一起;当疫情爆发后,我在社区小组之家和他们同吃同住81 天。只要我的身体还行,我都希望能继续陪在他们身边。 」
